尊敬的各位老師、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早上好!我是來自高二(4)班的王凌逸。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“拒絕校園欺凌,共筑陽光校園”。
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和諧、友善、充滿書聲瑯瑯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。然而,校園欺凌就像陽光下的陰影,它可能悄然發生,侵蝕著這份美好。
什么是校園欺凌?它不僅僅是拳打腳踢的身體傷害。給同學取侮辱性的外號,在網絡上散播謠言、惡意攻擊,聯合其他同學孤立、排擠某位同學,甚至是強迫他人代寫作業、索要財物……這些行為,都屬于校園欺凌的范疇。它們看似“不起眼”,卻像一根根無形的尖刺,深深扎進受害者的心靈,帶來的創傷可能久久難以愈合。
也許我們都曾聽過或見過這樣的場景:可能是一個同學因為身材或口音被惡意取笑,可能是一個勤奮學習的同學被嘲諷為“書呆子”并遭到集體的孤立,可能是在籃球場上一次故意的沖撞和搶奪,也可能是在網絡的匿名空間里,一條條不負責任的謠言和人身攻擊。這些行為,無論是發生在現實的角落,還是虛擬的世界,無論是拳腳的暴力,還是言語的中傷,其本質都是欺凌,都在摧毀著校園應有的溫暖與安全。
也許,有的同學會認為,“我只是跟著說了幾句”,“我只是在旁邊看著,沒有參與”。但請大家想一想,冷漠的旁觀,甚至是附和的哄笑,是不是在無形中助長了欺凌者的氣焰,讓被欺凌的同學感到更加孤立無援?雪崩時,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。我們的沉默,很可能就成為壓垮對方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那么,面對校園欺凌,我們應該怎么做?
首先,如果你正遭受欺凌,請一定不要沉默和獨自承受。請勇敢地告訴你信任的人——父母、老師,或者學校的心理咨詢老師。要堅信,你的身后有整個學校和家庭作為你最堅強的后盾。你的勇敢反擊,是對校園欺凌現象的最有力的震懾。
其次,如果你是旁觀者,請拿出你的勇氣和善良。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。一句“這樣做不對”的制止,一個走向被欺凌同學的支持身影,一次及時的向老師的報告,都可能阻止一場悲劇的發生。
最后,我也想對每一位同學說,我們要學會尊重與共情。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,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習慣,正是這些差異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集體。學會欣賞差異,體諒他人的感受,用溝通代替嘲諷,用理解化解矛盾。一句溫暖的問候,一個善意的微笑,都能匯聚成驅散陰霾的陽光。
同學們,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園,它的和諧需要每一位成員用行動去守護。防范校園欺凌,絕非一朝一夕之事,它內化于我們日常的每一次尊重、每一次理解;外化于我們面對不公時的每一次發聲、每一次挺身而出。讓我們從此刻做起,從自身做起:修煉品德,不成為殘忍的施暴者;秉持正義,不充當冷漠的旁觀者;勇敢求助,不做一個沉默的承受者。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和諧的基石、正義的捍衛者,用良知與勇氣,共同筑起一道堅固的校園防線。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!

來源:學生工作處 作者:王凌逸 審核:徐曙光 終審:李小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