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老師、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上午好!我是來自高二(2)班的朱恩希。今天,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“涵養法治精神,護航青春夢想”。
“法”,一個我們既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字眼,其實自人類文明誕生之初,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。從古巴比倫的《漢謨拉比法典》,到英國的《大憲章》,再到今天我國實施的《民法典》,法治的脈絡貫穿歷史,不斷推動著社會的進步。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所言:“人生而自由,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?!倍@“枷鎖”,在法治社會里,正是對我們每個人自由最堅實的保障。法律,不僅是我們自由的守護者,更是我們享有各項權利的基礎。它確認了我們的公民身份,保障了我們受教育、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。
“少年的肩上有清風明月,更有家國擔當。”我們新時代的青年,朝氣蓬勃,最具活力與創造力。然而,青春的自由,絕不意味著可以無視規則、為所欲為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校園霸凌、網絡暴力、“人肉搜索”乃至一些觸目驚心的青少年犯罪案件,仍然時有發生,危害著我們的安全與環境。這背后,往往與法律意識的淡薄有關。值得欣慰的是,青少年法治教育正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。從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到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,國家為我們構筑了日益完善的法治保護網。從電影《第二十條》引發的廣泛討論,到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成為普法“現象級”人物,我們欣喜地看到,公平正義的法治精神正在社會土壤中深深扎根、茁壯生長。
古人司馬光說:“法者,國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?!眹液蛯W校傾力為我們營造安全的成長環境,以法律之盾為我們護航。那么,作為新時代的青年,我們該如何回應這份沉甸甸的期望,將法治精神融入日常言行呢?在此,我向同學們提出三點倡議:
第一,要心存敬畏,知法守法。我們要主動學習法律知識,明確行為的邊界,知道什么可為,什么不可為。讓法治的種子在心田生根發芽。
第二,要善于用法,護己護人。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,不要沉默,更不能以暴制暴。要學會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,并積極尋求老師、家長和學校的幫助,依法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。
第三,要勇于擔當,傳法弘法。我們不僅要自己做遵紀守法的模范,還要爭做法治社會的積極建設者和守護者。我們渴望聽到更多來自我們青春隊伍的法治強音,也期望能用我們的知識與行動,去影響和喚醒那些可能游走在法律邊緣的同伴。
同學們,青春的畫卷正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,奮斗的征程已然啟航。讓我們以恪守法律為人生底線,努力做到學法、知法、懂法、守法、用法。讓法治精神如陽光雨露,滋養我們的成長,護航我們的青春!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!

來源:學生工作處 作者:朱恩希 審核:徐曙光 終審:李小超